电气工程学院拟面试人员信息公示(五)
各位老师:
根据《西南交通大学教师岗位公开招聘工作实施办法(西交校人〔2015〕4号)》的要求,现对电气学院2017年面试的应聘博士研究生予以匿名公示如下,公示期为2017年12月7日-13日:
1、基本情况
2、学习经历
学历/学位  | 起止时间  | 毕业学校  | 所学专业  | 导师  | 培养方式  | 
本科  | 2003.9 – 2007.7  | 西南交通大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冯晓云教授  | 脱产  | 
硕士  | 2007.9 – 2010.7  | 西南交通大学  | 轨道交通电气化及自动化  | 冯晓云教授  | 脱产  | 
博士  | 2014.1 – 2017.10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 Power Engineering  | Prof. Wang Peng  | 脱产  | 
3、工作经历
起止时间  | 职位名称  | 任职单位  | 
2009.9 – 2012.10  | 开发工程师 (Development Engineer)  | 新加坡淡马锡理工学院  | 
2012.10 – 2013.12  | 高级工程师 (Senior Engineer)  | 新加坡科技动力有限公司  | 
4、论文情况(5篇以内代表性论文):
序 号  | 题目  | 发表刊物或 出版单位名称  | 年度 期号  | 作者 排名  | 第一作者 单位  | 刊物性质及期刊号  | 论文 分区 (学术期刊分级A++ 等,SCI?区  | 期刊类别影响因子及排序  | 他人引用次数  | 
1  | Seamless Fault Tolerant Operation of a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with Switch Open-circuit Fault Diagnosis in a Distributed Control Architecture  |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 2017  | 1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 SCI期刊  | A++, Web of Science分区 Q1  | 7.151, 13 of 262  | 0  | 
2  | Distributed control for a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 2017  | 1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 SCI期刊  | A++, Web of Science分区 Q1  | 7.151, 13 of 262  | 0  | 
3  | Feedback Linearization Based Current Control Strategy for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s  |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 2018, vol. 33, no.1  | 1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 SCI期刊  | A++, Web of Science分区 Q1  | 7.151, 13 of 262  | 3  | 
4  | Explicit Phase Lead Filter Design in Repetitive Control for Voltage Harmonic Mitigation of VSI-based Islanded Microgrids  |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 2017, vol. 64, no.1  | 1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 SCI期刊  | A++, Web of Science分区 Q1  | 7.168, 12 of 262  | 13  | 
5  | Circulating Current Suppression in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s with Even-Harmonic Repetitive Control  |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  | 2017  | 1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 SCI期刊  | A++, Web of Science分区 Q1  | 2.937, 63 of 262  | 0  | 
5、科研项目 :
项目时间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经费  | 参与状况(排序)  | 
2014 – 2019  | 中电压电力变换器  | Singapore 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 Rolls Royce and NTU  | 173.5万美元  | 3  | 
6、出版专著
著作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年份  | ISBN号  | 
7、专利情况
专利类别  | 专利名称  | 专利所有人  | 授权时间  | 授权国别  | 专利号  | 
8、获奖情况:
时间  | 名称  | 奖项与等级  | 排序  | 
2016  | A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based grid-tied battery-supercapacitor 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 with decoupled power control  | 2016 IEEE 8th International Power Electronics and Motion Control Conference(IPEMC 2016-ECCE Asia)最佳论文奖  | 3  | 
2、公示期为2017年12月8日-14日:
基本情况
2、学习经历
学历/学位  | 起止时间  | 毕业学校  | 所学专业  | 导师  | 培养方式  | 
本科  | 2001.9 - 2005.7  | 重庆邮电大学  |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 潘武教授  | 全脱产  | 
硕士  | |||||
博士  | 2005.9 - 2010.7  | 重庆大学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黄尚廉院士、温志渝教授  | 硕博连读,全脱产  | 
3、工作经历
起止时间  | 职位名称  | 任职单位  | 
2010.7–至今  | 产品经理/高级工程师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九研究所  | 
2011.3–2012.2  | 访问学者  |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  | 
4、论文情况(5篇以内代表性论文):
序 号  | 题目  | 发表刊物或 出版单位名称  | 年度 期号  | 作者 排名  | 第一作者 单位  | 刊物性质及期刊号  | 论文 分区 (学术期刊分级A++等,SCI?区  | 期刊类别影响因子及排序  | 他人引用次数  | 
1  | Electro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passive matrix addressing for grating light modulator  | Sensors  | 2009  | 1  | 重庆大学  | SCI期刊  | A++,3区  | 2.677  | 2  | 
2  | A Near-Infrared Spectrometer Based on Novel Grating Light Modulators  | Sensors  | 2009  | 4  | 重庆大学  | SCI期刊  | A++,3区  | 2.677  | 3  | 
3  | MEMS光栅光调制器与CMOS驱动单片集成的研究  | 电子学报  | 2009  | 1  | 重庆大学  | EI核心期刊  | A+  | 1.642  | 0  | 
4  | 基于SRAM光栅光调制器阵列控制系统电路的研究  | 电子学报  | 2010  | 1  | 重庆大学  | EI核心期刊  | A+  | 1.642  | 1  | 
5  | 光栅光调制器的有源驱动电路的设计与优化  | 仪器仪表学报  | 2009  | 1  | 重庆大学  | EI核心期刊  | A+  | 2.372  | 0  | 
5、科研项目 :
项目时间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经费  | 参与状况(排序)  | 
2014-2016  | MEMS三维射频集成转接板技术研究  | 原总装  | 1000w  | 主研  | 
2016-2018  | 新结构TSV的射频转接板技术  | 装发  | 290w  | 主研  | 
2017-2020  | 基于TSV技术的有源子阵  | 装发  | 300w  | 主研  | 
2015-2017  | 基于TSV三维集成封装技术的超微型射频前端SiP  | 四川省科技厅  | 100w  | 主持  | 
2017-2018  | 基于集成封装技术的毫米波多功能SiP开发  | 四川省国防科工办  | 80w  | 主持  | 
2017-2018  | 基于转接板技术的多功能三维集成SiP技术  | 四川省科技厅  | 30w  | 主持  | 
2013-2015  | 基于SiP技术的小型化L波段全频带宽带射频接收前端  | 四川省科技厅  | 100w  | 主持  | 
2005-2008  | 面向高清晰度电视的光栅式光阀原理及关键技术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重庆市院士基金  | 60w  | 主研  | 
2006-2009  | 面向显示基于MEMS光栅平动式光调制器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30w  | 主研  | 
2007-2010  | 基于MOEMS食品安全监测仪关键技术研究  | 重庆市院士基金  | 30w  | 主研  | 
6、出版专著
著作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年份  | ISBN号  | 
7、专利情况
专利类别  | 专利名称  | 专利所有人  | 授权时间  | 授权国别  | 专利号  | 
发明  | 光栅光调制器投影装置的控制系统电路  | 2011.11.9  | 中国  | ZL200910103954.4  | |
发明  | 桥式光栅光调制器及其阵列  | 2010.3.24  | 中国  | ZL200810232833.5  | |
发明  | 光栅光调制器与有源驱动电路单片集成方法  | 2010.6.2  | 中国  | ZL200810232832.0  | |
发明  | 一种sip铅锡封装方法及其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 2017.1.11  | 中国  | ZL201410295221.6  | |
实用新型  | 一种高速大规模数字信号处理芯片  | 2012.1.18  | 中国  | ZL201120209467.9  | |
实用新型  | 一种拇指型超宽带射频变频通道  | 2013.3.27  | 中国  | ZL201220499957.1  | 
8、获奖情况:
时间  | 名称  | 奖项与等级  | 排序  | 
2016年  |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 1  | 
2012年  | 成都市企业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  | 成都市  | 1  | 
3、公示期为2017年12月8日-14日:
基本情况
性别  | 男  | 国籍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籍贯  | 湖南省隆回县  | 
现任专业 技术职务  | 博士在读  | 任职时间  | 2014.09至今  | 出生年月  | 1988.07  | 
现工作单位或人事关系所在部门  | 电子科技大学  | ||||
最后学位  | 博士在读  | 授予学位单位  | 电子科技大学  | 最后学习阶段导师  | 李兴明  | 
国内外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 从事专业  | 通信与信息系统  | |||
主要学术成绩、创新成果及评价 (限800字以内)  | 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 1. 提出一种优化链路权值的网络路由算法,并予以实现。该算法在贵州电网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得以成功应用。 2. 研究了网络性能推理算法,提出一种新的推理算法,该算法基于链路性能参数的稀疏性,用稀疏贝叶斯的理论去解决链路性能推理问题,具有精度高、复杂度低等优点。 3. 提出一种新的网络测量路径选择方法,该方法利用了路径本身的结构性等特点,采用了优化投影矩阵的理论来选择路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选择较少的路径来得到对当前网络的最大信息量。 4. 首次将稀疏信号处理理论(稀疏贝叶斯、字典学习等)运用于网络断层扫描,具有适应性好、鲁棒性强等优点。 以上成果发表学术论文5篇(均为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1篇(SCI与EI论文不重复计算),在审2篇。 明确: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论文:SCI三区 2篇;EI 1 篇;在审 2 篇。 
  | ||||
2、学习经历
学历/学位  | 起止时间  | 毕业学校  | 所学专业  | 导师  | 培养方式  | 
本科  | 2006.09-2010.06  | 南昌大学  | 通信工程  | 涂翔  | 全日制统招  | 
硕士  | 2010.09-2013.06  | 电子科技大学  | 电子与通信工程  | 李雪  | 全日制统招  | 
博士  | 2014.09-2018.06  | 电子科技大学  | 通信与信息系统  | 李兴明  | 全日制统招  | 
3、工作经历
起止时间  | 职位名称  | 任职单位  | 
2013.07-2014.08  | 软件开发工程师  | 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四研究所属国睿集团  | 
4、论文情况(5篇以内代表性论文):
序 号  | 题目  | 发表刊物或 出版单位名称  | 年度 期号  | 作者 排名  | 第一作者 单位  | 刊物性质及期刊号  | 论文 分区 (学术期刊分级A++ 等,SCI?区  | 期刊类别影响因子及排序  | 他人引用次数  | 
1  | Network Tomography via Sparse Bayesian Learning  | 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 2017年4期  | 1  | 电子科技大学  | IEEE期刊1089-7798  | SCI三区  | 1.988  | 0  | 
2  | Minimizing Probing Cost with mRMR Feature Selection in Network Monitoring  | 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 2017年11期  | 1  | 电子科技大学  | IEEE期刊1089-7798  | SCI三区  | 1.988  | 0  | 
3  | Delay Tomography via Compressed Sensing under Exponential Distribution  |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2017  | 2017年  | 1  | 电子科技大学  | IEEE会议  | EI  | ||
4  | |||||||||
5  | 
5、科研项目 :
项目时间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经费  | 参与状况(排序)  | 
2015.9-至今  | 基于人工智能的网络运行状态分析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No. 61671112)  | 68W  | 主要参与人,排序2  | 
2014.10-2016.07  | 综合数据网智能监测、诊断、仿真研究及实现  | 贵州电网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委托项目(项目编号:2014000405)  | 70W  | 主要参与人,排序3  | 
6、出版专著
著作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年份  | ISBN号  | 
7、专利情况
专利类别  | 专利名称  | 专利所有人  | 授权时间  | 授权国别  | 专利号  | 
8、获奖情况:
时间  | 名称  | 奖项与等级  | 排序  | 
2011.11  | 一等学业奖学金  | 院校级  | 1  | 
2012.11  | 优秀研究生  | 院校级  | |
2008.6  | 一等学业奖学金  | 院校级  | 1  | 
4、公示期为12月14日-12月20日
1、基本情况
2、学习经历
学历/学位  | 起止时间  | 毕业学校  | 所学专业  | 导师  | 培养方式  | 
本科  | 2003.9 -2007.7  | 电子科技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高正平  | 学术型学位  | 
硕士  | 2011.3-2013.7  | 电子科技大学  | 电子与通信工程  | 王占平  | 专业型学位  | 
博士  | 2013.9-2018.6  | 电子科技大学  |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 张永鸿  | 学术型学位  | 
联合培养博士  | 2016.9-2017.10  | Duke University  |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 William T. Joines  | 公派联合培养  | 
3、工作经历
起止时间  | 职位名称  | 任职单位  | 
2008.3-2013.8  | 研发工程师  | 中航工业亚光微波电路与系统研究所  | 
4、论文情况(5篇以内代表性论文):
序 号  | 题目  | 发表刊物或 出版单位名称  | 年度 期号  | 作者 排名  | 第一作者 单位  | 刊物性质及期刊号  | 论文 分区  | 期刊类别影响因子及排序  | 他人引用次数  | 
1  | Miniaturized quint-band bandpass filter based on multi-mode resonator and λ/4 resonators with Mixed Electric and Magnetic Coupling  | IEEE Microwave and Wireless Components Letters  | 2016, vol. 26, no.5  | 1  | 电子科技大学  | SCI,EI  | A+  | 1.887  | |
2  | Miniaturized frequencies controlled bandstop filter using coupled line stubs loaded shorted SIR for tri-band application  | IEEE Microwave and Wireless Components Letters  | 2017, vol. 27, no.7  | 1  | 电子科技大学  | SCI,EI  | A+  | 1.887  | |
3  | Miniaturised X-band balanced microwave limiter based on thin film hybrid integrated circuit technology  | IEE Electronics Letters  | 2016, vol. 52, no. 15,  | 1  | 电子科技大学  | SCI,EI  | A  | 1.155  | |
4  | Compact sext-band bandpass filter based on a single multi-mode resonator with high band-to-band isolations  | IEE Electronics Letters  | 2016, vol. 52, no. 9  | 1  | 电子科技大学  | SCI,EI  | A  | 1.155  | |
5  | Design of a high-selectivity quad-band bandpass filter based on λ/4 resonators with alternative of J/K inverters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s and Communications  | 2016, vol. 70, no. 8  | 1  | 电子科技大学  | SCI,EI  | A  | 1.147  | 
5、科研项目 :
项目时间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经费  | 参与状况(排序)  | 
2013-2015  | X波段小型化平衡式限幅器  | 中电14所横向  | 40  | 第1负责人  | 
2013-2015  | 高隔离多通道开关矩阵  | 中电14所横向  | 120  | 第1负责人  | 
2012-2013  | 7位高精度高稳定性数字移相器  | 总装新品纵向  | 80  | 第1负责人  | 
2011-2014  | 北斗卫星地面通讯站标校开关网络  | 中电54所横向  | 300  | 第2负责人  | 
2012-2014  | 薄膜限幅低噪声放大器  | 总装型谱纵向  | 660  | 第3负责人  | 
2010-2013  | XX-2卫星天线分系统C波段微波开关矩阵  | 航天五院横向  | 800  | 第3负责人  | 
6、出版专著
著作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年份  | ISBN号  | 
7、专利情况
专利类别  | 专利名称  | 专利所有人  | 授权时间  | 授权国别  | 专利号  | 
发明专利  | 具有滤波特性的波导到微带过渡结构  | 电子科技大学  | 2016.3  | 中国  | 201610118056.6  | 
8、获奖情况:
时间  | 名称  | 奖项与等级  | 排序  | 
2016  |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 国家级  | 1  | 
2017  | 优秀博士生学术支持计划项目  | 校级  | 1  | 
2017  | 校级  | 1  | |
2015  | 研究生一等奖学金  | 校级  | 1  | 
5、公示期为12月25日-12月29日:
1、基本情况
性别  | 男  | 国籍  | 中国  | 籍贯  | 河南  | 
现任专业 技术职务  | 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研究生  | 任职时间  | 2014.9-至今  | 出生年月  | 199102  | 
现工作单位或人事关系所在部门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最后学位  | 博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最后学习阶段导师  | 段广仁教授  | 
国内外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 无  | 从事专业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
主要学术成绩、创新成果及评价 (限800字以内)  | 学术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向: 1. 面向在轨服务任务的航天器自主交会控制 针对航天器在轨维修、燃料加注等在轨服务任务,考虑干扰和参数不确定性等因素,建立面向在轨服务任务的自主交会相对轨道控制模型。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和滑模变结构方法,设计满足多约束指标的航天器相对轨道输出反馈控制器。 2. 面向非合作目标的航天器交会控制 采用视线坐标系来描述航天器的相对运动。基于视线坐标系建立的航天器相对运动模型中包含两个航天器的相对距离,目标航天器相对于服务航天器的视线偏角与视线倾角,这三个量在近距离条件下都可以又服务航天器自身携带的测量设备所获得的。并利用建立坐标系时的定义,将主动航天器观测设备的定向需求转换为某一坐标轴对目标星的定向要求。 3. 面向非合作机动目标的航天器轨道跟踪控制 针对具有轨道机动能力这一特殊的非合作航天器,建立了面向非合作航天器的视线相对运动模型。将目标航天器的机动项当作不确定项进行处理,设计了一类自适应滑模变结构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追踪航天器能够很好地跟踪上机动目标。 4. 面向非合作翻滚目标的航天器姿轨耦合控制 考虑对翻滚状态的目标星进行近距离操作的问题,由于目标翻滚,对接口或可能机械臂抓取的部分也随之翻滚,主动航天器需与其同步旋转完成对接或抓捕任务,由于非合作目标的状态信息不确定性与某些空间特定操作任务的时限性,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接近并且姿态同步的任务,并同时考虑卫星上的重要资源燃料的消耗。 以上成果发表学术论文5篇(第一作者5篇),其中SCI收录1篇、EI收录4篇(SCI与EI论文不重复计算)。另外,还有部分研究成果正在审稿过程中。 明确:第一作者论文:A+ 1 篇;A 1 篇;B+ 2 篇;EI收录1篇。  | ||||
2、学习经历
学历/学位  | 起止时间  | 毕业学校  | 所学专业  | 导师  | 培养方式  | 
本科/学士  | 2008.9-2012.7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自动化  | 段广仁  | 统招  | 
研究生/硕士  | 2012.9-2014.7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控制工程  | 马明达、段广仁  | 统招  | 
研究生/博士  | 2014.9-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段广仁  | 统招  | 
3、工作经历
起止时间  | 职位名称  | 任职单位  | 
4、论文情况(5篇以内代表性论文):
序 号  | 题目  | 发表刊物或 出版单位名称  | 年度 期号  | 作者 排名  | 第一作者 单位  | 刊物性质及期刊号  | 论文 分区 (学术期刊分级A++等,SCI?区  | 期刊类别影响因子及排序  | 他人引用次数  | |
1  | Robust H∞ dynamic output feedback control for spacecraft rendezvous with poles and input constraint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 2017  | 1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SCI期刊/0020-7721  | A+,中科院3区  | 2.285  | 0  | |
2  | 非合作目标自主交会的开关控制  |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 2017  | 1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EI期刊/1001-506X  | A  | 0  | ||
3  | Sliding mode control based on robust parametric approach for spacecraft rendezvous  | Proceedings of the 35th Chinese Control Conference  | 2016  | 2 (导师第一)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际会议/EI收录  | B+  | 0  | ||
4  | Disturbance observer-based sliding mode control for spacecraft non-cooperative rendezvous  | Proceedings of the 35th Chinese Control Conference  | 2016  | 1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际会议/EI收录  | B+  | 0  | ||
5  | Adaptive nonsingular fast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 for spacecraft hovering to noncooperative target  | The Chinese Congress of Automation  | 2017  | 1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际会议/EI收录  | 0  | |||
5、科研项目 :
项目时间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经费  | 参与状况(排序)  | 
2013-2016  | 空间变轨过程中的跨尺度滤波与控制  | 973课题  | 374w  | 参与人员  | 
2014-2016  | 航天飞行器的鲁棒控制理论与应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 600w  | 参与人员  | 
2017-  | 空间翻滚目标捕获过程中的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 357.5w  | 参与人员  | 
2014-2015  | 面向非合作目标的姿轨联合参数化控制方法  | 航天科技重点创新基金课题  | 30w  | 主要参与人员  | 
2015-2016  | 伪线性系统的参数化设计方法与应用  | 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  | 20w  | 主要参与人员  | 
2015-2016  | 鲁棒协调控制的参数化方法及其卫星控制中的应用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科发展新方向科研项目  | 30w  | 主要参与人员  | 
6、出版专著
著作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年份  | ISBN号  | 
无  | 
7、专利情况
专利类别  | 专利名称  | 专利所有人  | 授权时间  | 授权国别  | 专利号  | 
无  | 
8、获奖情况:
时间  | 名称  | 奖项与等级  | 排序  | 
2012-20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 一等奖学金  | 1  | 
2010年  | 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团员  | 校级  | 1  | 
2009  |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  | 黑龙江省级一等奖  | 1  | 
2009  | 哈尔滨工业大学奖学金  | 二等人民奖学金  | 1  | 
6、公示期为12月25日-12月29日:
1、基本情况
性别  | 男  | 国籍  | 中国  | 籍贯  | 安徽省芜湖市  | 
现任专业 技术职务  | --  | 任职时间  | --  | 出生年月  | 1990.11  | 
现工作单位或人事关系所在部门  | --  | ||||
最后学位  | 博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重庆大学  | 最后学习阶段导师  | 苏玉刚 教授  | 
国内外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 中国电源学会学生会员、剑桥大学出版社Wireless Power Transfer期刊审稿人  | 从事专业  | 无线电能传输  | ||
主要学术成绩、创新成果及评价 (限800字以内)  | 博士在读期间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参与新西兰PowerbyProxi?公司资助的预研项目1项,参与国内横向项目1项。 1.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电容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Capacitive Power Transfer, CPT)的电能与信号并行传输方法,并予以实现。通过建立电能与信号传输通道模型与电能串扰模型,提出了系统参数设计方法,实现了在不影响电能传输的前提下,进行系统一、二次侧的全双工或半双工信号交互。 2.通过建立环状电感寄生参数的网络模型,通过分析得出环形电感的频域阻抗特性,并利用该特性在成果1的基础上,采用环状电感元件代替成果1中的电能串扰隔离电路,实现了电能串扰的抑制,并简化了电路系统的复杂度。 3.结合CPT系统耦合机构的电容特性,提出了一种利用方波载波信号调制的方式代替传统正弦波调制法,在系统电能无线传输的同时,解决了传统方法中信号传输速率受载波信号频率的限制,实现了信号的高速传输。 以上成果发表学术论文4篇(第一或通讯作者1篇,导师一作/通讯,本人二作3篇),其中SCI收录3篇、EI收录1篇(SCI与EI论文不重复计算),SCI他人引用8次(国内外同行评价,提供支撑材料);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审发明专利1项。 另有一篇本人第一作者的论文在投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SCI一区,A++级),目前状态为minor revision(小修),修改意见仅一条。 明确: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论文:A级1篇。此外导师一作/通讯,本人二作的论文:A++级1篇;A级2篇。  | ||||
2、学习经历
学历/学位  | 起止时间  | 毕业学校  | 所学专业  | 导师  | 培养方式  | 
本科  | 2009.9-2013.6  | 重庆大学  | 自动化  | --  | 全日制  | 
硕士  | 无(直攻博)  | --  | --  | --  | --  | 
博士  | 2013.9-至今  | 重庆大学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苏玉刚教授  | 全日制  | 
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  | 2016.9-2017.9  | University of Auckland  |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 Patrick Hu教授  | 联合培养  | 
3、工作经历
起止时间  | 职位名称  | 任职单位  | 
--  | --  | --  | 
4、论文情况(5篇以内代表性论文):
序 号  | 题目  | 发表刊物或 出版单位名称  | 年度 期号  | 作者 排名  | 第一作者 单位  | 刊物性质及期刊号  | 论文 分区  | 期刊类别影响因子及排序  | 他人引用次数  | 
1  | Full-duplex communication on the shared channel of a capacitively coupled power transfer system  |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 2016 (4)  | 导师第一,本人第二作者  | 重庆大学信息物理社会可信服务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权威核心刊物 0885-8993  | A++等 SCI 一区  | JCR (Engineering, Electrical & electronic), IF: 7.151, RANK: 13/262  | 3  | 
2  | An interference isolation method for wireless power and signal parallel transmissions on CPT systems  | Journal of Power Electronics  | 2017 (1)  | 第一作者  | 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  | 权威核心刊物 1598-2092  | A等 SCI 四区  | JCR (Engineering, Electrical & electronic), IF: 1.047, RANK: 194/262  | 0  | 
3  | A shared channel design for power and signal transfer of electric-field coupled power transfer system  | Journal of Power Electronics  | 2016 (2)  | 导师第一,本人第二作者  | 重庆大学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权威核心刊物 1598-2092  | A等 SCI 四区  | JCR (Engineering, Electrical & electronic), IF: 1.047, RANK: 194/262  | 5  | 
4  | 基于方波载波占空比调制的ECPT系统能量信号并行传输技术  | 电工技术学报  | 2015 (21)  | 导师第一,本人第二作者  | 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  | 权威核心刊物 1000-6753  | A等 EI  | 复合IF: 3.318 综合IF: 2.523  | 2  | 
5  |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across Metal Barrier by Combined Capacitive and Inductive Coupling  |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 在审 (二审小修)  | 第一作者  | 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  | 权威核心刊物 0278-0046  | A++等 SCI 一区  | JCR (Engineering, Electrical & electronic), IF: 7.168, RANK: 12/262  | -  | 
5、科研项目 :
项目时间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经费  | 参与状况(排序)  | 
2014.6-2018.6  | 灵活高效的电场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面上项目)  | RMB 82万  | 4(基金署名)  | 
2015.6-2019.6  | 基于相轨迹操控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性能优化机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面上项目)  | RMB 80万  | 5(基金署名)  | 
2017.3-2018.3  | Fundamental study of capacitive coupling power transfer  | 新西兰PowerbyProxi?公司资助预研项目  | NZD$ 6万  | 2  | 
2016.11-2017.12  | 控制系统无线供电装置研发  | 横向项目  | RMB 20万  | 3  | 
6、出版专著
著作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年份  | ISBN号  | 
--  | --  | --  | --  | --  | 
7、专利情况
专利类别  | 专利名称  | 专利所有人  | 授权时间  | 授权国别  | 专利号  | 
发明专利  | 全双工通信的能量信号并行传输系统及同端干扰抑制方法  | 苏玉刚,周玮,唐春森,孙跃,王智慧,戴欣,叶兆虹  | 2017.8.25  | 中国  | ZL201510562959.9  | 
发明专利  | 一种半双工通信的能量信号并行传输系统及参数设计方法  | 苏玉刚,周玮,叶兆虹,戴欣,唐春森,王智慧,孙跃  | 2017.10.13  | 中国  | ZL201510361749.3  | 
发明专利  | ECPT中的能量信号并行传输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 苏玉刚,林勇,周玮,孙跃,唐春森,王智慧,戴欣,叶兆虹  | 2017.1.4  | 中国  | ZL201410623486.4  | 
发明专利  | 电场耦合式能量信号并行无线传输系统  | 苏玉刚,唐春森,孙跃,谢诗云,周玮,王智慧,戴欣,叶兆虹  | 2016.1.20  | 中国  | ZL201310449153.X  | 
发明专利  | 用于ECPT系统中的复合信源式电能与信号并行传输方法  | 苏玉刚,吕志坤,孔令鑫,徐思文,周玮  | 实审  | --  | --  | 
8、获奖情况:
时间  | 名称  | 奖项与等级  | 排序  | 
2016.05  | 国家公派留学生奖学金  | 国家级  | 1  | 
2016.11  | 2015-2016年国家奖学金(博士)  | 国家级  | 1  | 
2010.11  | 2009-2010年国家奖学金(本科)  | 国家级  | 1  | 
2012.04  |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 一等奖(Meritorious winner)  | 3  | 
2011.09  | 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 重庆赛区一等奖  | 1  | 
2013.05  | 重庆市优秀毕业生  | 省部级  | 1  | 
2017.12  | 重庆大学优秀毕业生(博士)  | 校级  | 1  | 
2016.11  | 重庆大学优秀研究生  | 校级  | 1  | 
2012.11  | 重庆大学优秀毕业生(本科)  | 校级  | 1  | 
2013.12  | 重庆大学研究生优秀新生奖学金  | 校级  | 1  | 
2014.02  | 唐立新奖学金  | 校友奖学金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