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风采   >   正文

第五次电气之光广大讲坛——相信天道酬勤

2012年11月30日 12:20 点击数:

2012年11月29日周四晚七点,由电气工程学院大学生科技活动中心主办的本学期第五次“电气之光大讲堂”隆重举行。本次的主讲是刘志刚教授、博导。出席本次讲座的有2009级电气学院各专业辅导员黎欢老师,2012级电气专业辅导员樊东老师。

刘志刚教授、博导,是四川省电机工程学会、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理事,国内外27个学报和期刊审稿人,4个国际会议程序执行委员和分会主席,多个省市科技奖评审专家。

本次讲堂的主题是相信天道酬勤——学习和科研体会分享。刘教授用卢新宁在北大中文系2012年毕业典礼上的致辞引入话题,“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风骨能战胜媚骨。你们觉得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请看护好你曾经的激情和理想,在这个怀疑的年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刘教授提出了一个现实的问题——我们在求学过程中需要相信什么、能相信什么、该相信什么。顺接这个问题,刘志刚教授娓娓道来。 严谨的刘教授给自己的演讲拟定了一个提纲:1、个人学习经历;2.、科研工作体会;3、研究深培养;4、国外经历;5、社会想象讨论。

讲起个人经历,他感触很深:高中,他踏下早上门外雪地里的第一个脚印;大学,他经历过最快乐的四年,做过打工的硕士,做过赚到第一桶金的博士;如今又做了我们西南交大教授、博导;更重要的,他在大学里收获了他的爱情。来成都十几年了,他给自己的过往总结,思考,今天来到这里,他就是要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他说自己比较笨,但最大的优点是坚持,以前欠缺的沟通能力也在做教授讲课的经历中得到了锻炼。在文学方面,他也颇有建树,是《电气人》书刊的创始人之一。最后他总结自己的收获——学业、事业、爱情。

作为一名博导,科研对刘志刚教授来说也是得意之作。他的话语中无不透露出自己的谦虚和稳重。十年的大学生活让他懂得了作为一个学生需要的导师应该是怎样的,这也教会了他作为一个导师应有的品质。他喜欢把自己称作学生们的师兄,因为这样会拉近和同学们的距离。“以身作则、换位思考、闻道有先后、一视同仁、宽容”是他与学生交往的法宝。“师生关系是学术研究群体内最重要、也是最天长日久、最难以泯灭的一种关系!”从学生到导师的转换之间,他已悄然爱上了导师这份工作。想要成功,他谈到:坐得稳,即勤奋、坚持、年复一日,是基础;有想法,即勤思考、广博览、常交流,是必备条件;多行动,即亲尝试、多试验、善总结,是前提。在对待不同学校、不同基础的学生时,刘教授采用的方法是一视同仁,“英雄不问出身”。

刘教授演讲的精彩无不写在同学们全神贯注的脸上,时间也渐渐流逝。

在谈到偶像的时候,他说唐骏、王石、盖茨,都不是我们要完全复制的对象,他却用曾国藩、林书豪和街边卖手艺品的老人的例子告诉我们,无论为大事,做赢家,还是生存,坚持和奋斗都是我们该相信的。

最后刘教授与大家共勉:“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在这个充满怀疑、充满矛盾的时代,在这个拼爹的时代,在这个知识不足以改变命运的是时代,让我们拼自己,相信天道酬勤,勇往直前!”

新闻记者:卢 洋

摄影记者:章 亮

新闻编辑:刘 响

摄影编辑:林雪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