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风采   >   正文

【研究生入学教育九】电气工程学院2025级研究生新生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专题讲座

2025年10月27日 11:29 点击数:

为切实筑牢实验室安全防线,帮助2025级研究生新生快速掌握实验室安全知识与应急处理技能,2025年10月24日,电气工程学院以线上形式举办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谢东旭老师主讲,全体2025级研究生新生同步在线参与学习。

讲座伊始,谢东旭老师结合近期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通过事故集锦播放的方式,直观呈现了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他重点讲述了广东深圳某高校博士生实验时玻璃瓶突发爆炸、北京长峰医院火灾等典型案例,深刻剖析事故背后的安全隐患,让新生们真切认识到违规操作和安全意识薄弱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敲响安全警钟。

随后,谢东旭老师围绕实验室安全隐患及因素展开详细讲解。他指出,实验室潜在危险主要包括化学性、物理性和生物性三大类危害。化学性危害涉及火灾爆炸、急性中毒、腐蚀伤害等;物理性危害涵盖烫伤、触电、辐射、噪音等多种形式;生物性危害则可能导致感染、过敏或毒素中毒。同时,他强调,实验室安全事故中98%由人为因素引发,主要包括违反操作规程、粗心大意、疲劳作业等,仅有2%源于天灾,引导新生从思想上重视规范操作的必要性。

在应对策略及事故应急处理环节,谢东旭老师给出了具体且可操作的指导。他明确了突发事故发生时的核心应对原则:优先蹲下躲避飞溅物,以人身安全为首要目标迅速撤离现场,不返回、不乘坐电梯,火场逃生需捂鼻弯腰匍匐前进,被困时及时呼救等待救援。针对创伤、烫伤、酸碱腐蚀、气体中毒、触电、起火等常见事故场景,他逐一讲解了科学的应急处理流程,包括不同伤害的清洗方式、用药选择、灭火器材使用规范等关键要点。

讲座过程中,谢东旭老师还分享了实验室化学品存放的核心要求,强调存放场所需干燥通风、远离热源火源,化学品应密封分类存放,严禁将相互作用会发生剧烈反应的化学品混放。他通过线上演示提醒新生,进入实验室必须熟悉潜在安全隐患和应急处理办法,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最后,谢东旭老师结合河北医科大学火灾事故等案例链接,进一步拓展了安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呼吁全体新生将实验室安全准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实验室安全,人人有责,健康生活,从我做起”。

此次线上专题讲座内容详实、重点突出,既有理论知识讲解,又有实际案例分析和实操指导,有效提升了2025级研究生新生的实验室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为后续科研实验工作的安全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新生们纷纷表示,将认真牢记讲座要点,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共同维护安全有序的科研环境。